谈新中国50年出版工作的变化,这个题目对于我来讲是太大了。我是一个编辑,为小孩子编了一辈子书,我愿意从我工作的变化和桌上书的变化,来说一说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。
我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。在此之前,我先是在私营的开明书店编《中学生月刊》,这是一本很受青年欢迎的刊物。随后,我作为开明书店的代表,与团中央下属的青年出版社(中国青年出版社前身)的一位同志合作继续编辑《中学生月刊》。1953年公私合营后,我成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一名编辑。这时,全国只有上海有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,这是上海数家出少儿读物的私营出版社联营、并进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第五编辑室后成立的,隶属于团中央。
1955年,有人在报纸上呼吁:尽快改变孩子读物缺乏的状况!这个呼吁很灵验,1956年,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北京成立。
两个少儿读物出版社的状况持续到1978年。那时,虽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占了少儿出版的半壁江山,可是我们每年出的书不过四五十种,作为总编辑,几乎社里出的每一本书,我都看一遍,改一遍。看到孙幼军的《小布头奇遇记》书稿,我很喜欢,就对编辑部的同志说:“这本书由我来做。”这作法多少有点“专制”的味道。我设计了插图,请画小虎子的沈培画好,每一幅图放哪儿,我都是用了心思的。那时,有这种可能性。今天的总编辑们是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做的,现在一个少儿社,一年要出那么多种书,总编辑怎么会看得过来?总编辑的工作方法的变化,反映了出版事业的发展。
1978年以来,全国各省人民出版社中的少儿编辑室纷纷独立出来,另立门户成立各种名称的少儿出版社,社多了,出的书也多了,一年少儿类的图书怕有万把种吧?!五六十年代,我们的少儿读物主要是面向城市里的孩子,那时,城市家庭的图书消费也很少,孩子们很少自己藏有课外书,至于农村情况就更差了,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,乡村学校教师上课用的粉笔都买不起,还怎么会买书?现在不同了,一本少儿书弄好了可以发行几十万、上百万,读书人多了,买得起的人多了,这是让出书人多么高兴的事啊。
作为一个老出版人,我想向我的同行们提点建议,现在,孩子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,父母为他们花钱很大方,但我们出书的人还是应该有这样的意识:让父母的钱花得值。书要出得精致,但不要华贵,不要动不动就是精装的大厚本;有了一个好书稿,并不一定要和其他书拼成一套出版。这样,可以给孩子们多一点选择的余地,让孩子们用有限的钱,多买几种好书不是更好吗?